关灯
护眼
    林峰一听。

    笑着转过身,回应后面的议论声,“谁说本官不会去南下建厂?”

    “只是现在太忙,之后这些建厂事宜都会提上日程,生意人不去南下那叫做什么生意?”

    “你们可以帮本官留意几处地方,到时候我手里掌握的砖窑厂跟瓷器厂,肯定是会去南下建厂的,只是现在时机不对,之后往外发展的这些考量,都会慢慢的安排上。”

    他的这些话。

    再次瞬间震惊到了众人。

    吴才良第一个开口,“大人说的是真的?”

    “要去我们南下建瓷器厂?”

    林峰毫不犹豫的点头,“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打算,只是还没有实行起来而已。”

    后面的众人跟着都惊喜的看向了林峰。

    “要是林大人去我南下建厂,我们自然也可以在寒山关这边建厂,大人说的没错,这样确实是能够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们南下做的都是吃穿行,就住这一行依旧还是木头房子,南下常年多雨时常需要翻修房屋,就这一点不好,要是能够住上青砖大瓦房,那可真是再好不过。”

    “大人的产业往南下发展,绝对是最好不过的主意,请大人相信,南下一定会给大人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众人一边往前走。

    一边谈论关于在寒山关建厂的事宜。

    林峰对此满意至极,这波招商引资算是基本上成了的,有了南下商会在寒山关建厂,很多距离寒山关相近的行商便会在寒山关驻留。

    只要在寒山关停留,那他们这些人就需要在这里住店吃饭,这些可都是消费可都是银钱。

    有消费就能增加商户们的收益,还能带动商户们交税。

    税收一旦多起来,很多东西就会跟着发生改变,产业税收这一块稳步发展,那就证明这地方很快就能实现人口暴增。

    整个城池就会跟着被彻底盘活,实现自动运转。

    想要建一座边境重城,最重要的不是建造成功与否,而是人口滞留的多寡,有人去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税赋上交的多寡也在人口这一项上面。

    所以产业带动人口增长这一项,林峰直接给拉到了首位目标。

    林峰当即决定要直接趁热打铁。

    其他事情可以耽误,建厂这件事却是不行,林峰不想给他们反悔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

    林峰决定亲自带队,带着南下商会的所有人前往各处地方,开始建厂选址。

    经过几天时间的筛选跟抉择,最后在白马县直接敲定了建厂地址,根据吴才良的说法,白马县的水质相对于其他地方更好。

    吴才良作为商会的会长,跟林峰签订了建厂事宜。

    “林大人,这次真是多亏了大人才找到了这么好的地方,这边一号地块用来建造染布厂,二号地块用来建造刺绣坊,后面的地方用来搞一个成衣厂。”

    “三个厂子联排建起来,就可以实现林大人说的产业流水线操作,这样做出来就是成衣,销售起来更加的方便。”

    “大人给我们商会提供了很多好点子,这次回去就立马跟着整改起来。”

    他的一席话,让身后的众人无不跟着附和。

    “林大人是我们南下客商的福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