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青藏高原宇航中心的巨型电磁炮不停地把各种加工好的零件和负责组装的智能机器人发往太空。地球轨道上,一艘配有曲速引擎的载人飞船和四台巨型脉冲核聚变引擎已经建造完毕。

    载人飞船自然是为赢惑打造的。她向超级量子计算机发送了指令,计算了轨道和飞行参数后,将其中两台脉冲核聚变引擎向发往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的灵神星,另外两台则被发往火星轨道。

    灵神星是一颗完全由铁与镍所构成的裸露的行星内核残余。两台脉冲核聚变助推引擎到达灵神星后,首先会分离出探测器,对这颗巨型全金属小行星进行全方位扫描,收集它的详细参数;而后用前端的固定装置抓牢它,为它产生加速度推往火星;而另外两台位于火星轨道上的引擎将在它到达火星附近进行减速和轨道调整;待其到达火星的拉格朗日点之后,将会被磁化装置磁化成一颗巨型大磁铁,用以抵挡吹向火星的太阳风;最后再向火星南北极的干冰层发射核弹,将干冰引爆后就可以产生温室效应,在火星上慢慢形成大气层。

    在大气层形成之前,四台引擎还要把小行星带上质量最大几颗小行星:古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炕神星等,纷纷推往火星公转轨道上。让他们和火星相撞,从而增加火星的质量和重力。此外,一架巨型电磁炮也在太空中组装。完成后也会被发往小行星带,把小行星不停地弹射向火星,除了给火星增加质量之外,还可以在火星改造好之后使他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更小。

    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之和仅约月球质量的4左右,就算把所有的小行星都打光也显然不足以将火星的质量增加到和地球相仿。因此赢翎还要带着两台引擎前往木星环,再加上地球轨道上不断完工的新引擎,将木星的几十颗卫星以及小行星推向火星。直到它的质量和地球相仿时。再把蕴含大量水资源的木卫二作为火星的月亮,定位在其轨道上形成类似地球和月球的稳定双星系统。

    用小行星撞击火星的时候是要计算角度和冲量的。火星的椭圆公转轨道导致其在远日点和近日点时的温差过大,这对于人类来说并不友善。所以要通过撞击把它的轨道修正得偏向于正圆。至于火星原有的两颗卫星,由于体积和质量太小,干脆就把它们打在火星表面上用来增加质量了。

    火星上虽然本身就有水资源。但由于其体积本身就不大,总量上相对于地球还是显得少很多,经过一番星体扩容后,单靠其自身储备的水资源,显然就不够了。

    等木卫二火星轨道完成环绕火星的稳定公转之后,巨型电磁炮最终将会降落在它上面,把上面的冰层慢慢地弹射到火星上,用以形成足够的海洋。最后,还要向改造之后的火星上移植大量的蓝绿藻,通过光合作用把火星大气中的甲烷渐渐转化为氧气,并且提高土壤的肥力。

    其实这些工作并不需要赢惑亲自前往。随着智能城市的发展,全球每个大城市都配备了若干台超级量子计算机,并通过量子通信组网,一半和赢翎的大脑相连;另一半与赢惑相连,为她们提供计算力。整个地球超级计算机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为她们大脑的一部分。分配给赢翎的算力用于治理地球;供给赢惑的算力用于开发火星,使得赢惑即便是在地球上也同样可以遥控这些引擎和飞船完成任务,而所有的太空飞船和设施,几乎也就成了她的触手,可以按照她的指令完成各种任务。

    她前往太空玩儿起了星星,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存在找个理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罢了。毕竟哪怕是没有她,赢翎一个人也可以通过掌握全球的资源把一切搞得井井有条。

    此次与她同行的还有史提芬和小恪。由于虎类的寿命所限,她已经给他换过一次躯体了。新的克隆体除了通过基因编辑改成永生体之外,别的她都没有动。依然是王恪一份纯净的爱意以及小老虎对她单纯的好感。赢惑如今觉得,这是最美最纯净的意志,除此以外不需要再添加什么了。

    史蒂芬是她的现任男朋友。经过徐凡给她带来的创伤后,她更倾向于接受这种偏于直爽而阳光的感情。这段恋情并不轰轰烈烈,大多只是宅在太空飞船里的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