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无双皇朝开元二年十月十八日,即天焱皇朝天一二年十月十八日,经过近九日之八百里加急,哥舒上善之密件,终于送到了无双帝君之御案上;而此刻,距离秦夜与安可一之大婚时限,已不足两天。

    “启禀皇上,誓师武兴、陈兵镇州,这是太子殿下启程前往北晋之时,即已议过之事;既然秦夜有意攻打中玄紫呈,那我无双大军,何不趁机备战?”宰相——范溪远,看完哥舒上善急送回京之密件,当即谏言。

    “为何是备战?而不是开战?难道,范相是想让远在北晋之太子殿下,还朝领军?”

    帝君哥舒一猜忌、太子哥舒上善离京,对一直觊觎储君尊位之二皇子来说,可谓一个千载难逢之良机,如何能轻易放过?因此,哥舒凡一开口便与太子铁杆,直接交锋。

    “太子殿下是辅助皇上、监国理政之储君,不是亲领三军、冲锋陷阵的战将,何来太子殿下还朝领军一说?”

    翻遍史书,皇子争权夺位之事,在历朝历代均是数不胜数,本也不足为奇;可无双皇朝立国才短短一年有余,萧墙之祸竟这么快就显现于台面之上,实属是身为开国宰相之范溪远,万万没想到的!心中悲痛之余,态度强硬地对着哥舒凡驳斥回去。

    “除了太子殿下的那份急件,范相没看过今日之中玄密报吗?出于距离原因,中玄君臣先我无双朝堂一步知道北晋之事,已然开始分兵驻守紫呈与镇州,不管秦夜最终能不能打下紫呈,他中玄皇朝之金戈铁马,却是实打实地对准了我无双皇朝!如果我朝迟迟不下决心,待宗政旻与宗政兴一切准备就绪,他们随时可以先发制人……届时,我三军将士,岂不是太过被动了?”

    哥舒凡顿了顿,见哥舒一依然沉默不语,干脆接着阴阳怪气地说道:

    “听闻太子殿下在北晋,同三皇叔——哥舒绿叶,走得可是极近,不止在万兽苑中一起射猎,其余时间也常常相约长谈!难道,太子殿下就这般迷恋东极过往?”

    “倘若一定要立即发兵攻打中玄镇州,老夫全力会同六部做好后勤便是;但太子殿下重情重义,此乃朝野皆知之事,二殿下又何必借此说事?”眼见哥舒凡越说越过分,而哥舒一这个当朝帝君却不置可否,范溪远忍不住拍了拍胸膛,言辞犀利地反击。

    “要我说来,二哥和范相,都是公忠体国之重臣、贤臣,不必在御前争执如斯!宣宁北王拥兵自重,眼下他那宝贝女儿与秦夜同进同出,岂不更加助长其气焰?当此之时,谁能保证北王不会举兵叛乱?另外,东极君臣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也牵制了夏侯世军之大半兵马!还有,秦夜不过仅仅说了一句话,中玄君臣就开始乱象丛生,真到了羽营所属兵临城下那一刻,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假使再加上我无双皇朝之三军将士,曾经蔑视天下诸国之中玄皇朝,岂非已是四面楚歌?打与不打,就看谁先动手了!”

    三皇子——哥舒胤,察觉哥舒一之脸色,随着哥舒凡与范溪远之争论,愈发阴沉,担心今日之上书房议事,又会变成无疾而终,于是马上开口相劝起来。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朕以前不信,如今却不得不信了,好一个秦夜、好一个战神!既然中玄朝堂可以因为秦夜一句话,频频调动兵马,我无双皇朝,焉能毫无作为?但抢先同镇州驻军鏖战,却是大可不必!传旨,命管险会同三皇子,携十五万大军开赴武兴,与境内之五万守军合兵一处后,侯旨行事。”

    哥舒一最后之圣旨内容,让在场之人无不感到意外!谁人能够猜到,二皇子不惜当众得罪宰相,却求而不得之统兵权,居然落到了三皇子的手中。

    而在同一天,孤悬于诸国之外的西平珠州,也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惊天下之大事,即珠州帝君——西门刃,明旨册立曾经之武王王妃——白榆,为中宫皇后……

    “皇上,白榆乃武王西门楼之王妃,更是皇上叔母,岂可立为国后?传扬出去,天下人会如何品评皇上?如何看待我珠州朝堂?微臣恳请皇上收回圣命,否则,微臣即刻撞死在这金阶之下!”

    珠州皇宫、星辰殿上,成侯、兵部尚书——冷生,指着面前之金阶,毫无畏惧地冒死进言。

    “冷生放肆,立后乃皇上私事,你一个五大三粗之兵头,懂什么?安敢在此饶舌?”

    知返伯、户部尚书——肖信,因为之前与西门毅走得太近,一直被珠州同僚视为异类,哪怕在帝君心里,对此也是尤为在意,否则,便不会授其“知返伯”这一封号了!而他,亦在时刻等待机会扭转自己之不利局面,今日的立后风波,正好一表忠心。

    “天子无私事,肖信,你媚言惑君,居心何在?”

    英王、骠骑大将军——况中之,一向看不惯肖信嘴脸,值此遗臭万年之立后大事,肖信居然敢明目张胆奉承帝君,他怒意难遏,径直恶语相加。

    “大将军这话,说过头了吧!莫非,只要为皇上着想、只要与你们意见不一,都要被冠上一顶‘媚言惑君’之大帽子吗?”

    与肖信同病相怜之复归伯、吏部尚书——柳子玉,亦心知机会难得,所以针对出言不逊的况中之,他亦面无惧色地施以回击。

    “天下女子何其多,皇上非要选一个于己不利、于国不利之女子做什么?”冷生没理会肖信与柳子玉,再次谏阻。

    “皇上立后,本是普天同庆之美事,怎么在你眼中,竟成了于皇上不利、于国不利之恶事?”紧随其后,肖信接着回怼。

    “肖信,哪怕将你女儿立为中宫,也比白榆好上千万倍。”冷生朝着肖信扬指,首次提到了他的女儿——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