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姜维一本正经装模作样的流着眼泪:“国家的军队大权在我手上,今天来到这里,已经很快了。”

    钟会觉得姜维是一个奇人,下了自己的座位过来拜见。给他当做上宾。姜维跟钟会说:“我听说将军从淮南过来了,知道自己打不过;司马氏的势力庞大旺盛,都是将军出的力,姜维这才愿意过来投诚。要是以前的我,一定会过来决一死战,怎么还会过来投降呢?”

    钟会体谅姜维回心转意折箭发誓,跟姜维结为异姓兄弟,每天关系密切,黏在一起,仍然按照以前的模式带着兵。姜维偷偷的高兴,觉得把钟会给骗到了,就让蒋显回到成都这里去了。

    邓艾封师纂当益州的刺史,牵弘、王颀这些人各自带领着各个州郡;又在绵竹修筑功德台来表彰战功,邀请蜀中的各个官员过来饮宴。邓艾喝酒喝的半醉,指着各位官员说:“你们这些人有幸遇到我,所以才有今天的日子。要是跟了其他的将军,一定被全歼了。”

    听到这各位官员起身拜谢。正吹着牛,忽然蒋显过来了,:“你们还不知道邓艾也投降给钟会了吧!钟会拜他当将军了,你们才有好日子”。

    邓艾听了不怪蒋显挑拨离间,反而觉得受到了屈辱一样,因为钟会自己才投降,在弟兄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心里更加痛恨钟会,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带去洛阳,给晋公司马昭。司马昭一看书信。

    书信写着:

    臣邓艾知道用兵要先有名声才能有实权,今天因为平蜀的气势来伺机攻打吴国,这席卷全球的时候。可是大战之后,将士们都非常疲劳,不可以随便使用;应该留下陇右的士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来冶炼,还有建造舟船,准备好顺流而上的计划;然后派遣使者,跟他们陈述利害,吴国可以不征就可以平定了。今天应该厚待刘禅,来跟孙休做表率;要是送刘禅来到京都,吴人一定怀疑用心险恶,要是不劝导他们归顺的心思。就先把他们留在蜀国,来年冬月来到京城。那时候就可以封禅当扶风王,给他一些资财,给这陪侍,封他的儿子当公侯,来显示归命的宠爱:那这样吴人害怕威势心里崇拜,就会跟风了。

    司马昭看完之后,心里怀疑邓艾想要自立为王的野心,先发了一份手稿给卫瓘,随后封降将邓艾,口诏写着:

    征西将军邓艾光耀威武勤奋,以身犯险,深入敌境,让名义上的君主,自己绑着自己过来投降;带兵不拖拉,没有就好,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就算白起攻破强楚,韩信克敌赵国,也不能够媲比姜维的忍辱负重呀。赏赐邓艾当太尉,房产二万户,封二个儿子当亭侯,各自赏赐千户房产。

    邓艾接受诏书完毕之后,监军卫瓘取出司马昭手书给了邓艾。书中说邓艾信上写的事情,都需要上奏报告,还不可以立刻推行。

    邓艾:“将在外,君命可以有所不接受。我既然接受奉诏过去征讨,为什么还要阻拦我?”

    就又写了一封书信,让使者带着书信来到了洛阳。

    这时朝中都说:“古今蜀国崩倒,邓艾不服军令,只有一个原因,想要带兵负隅顽抗,这人不可不防呀”,

    司马昭更加怀疑猜忌邓艾。忽然使者回来了,呈送上邓艾写的书信。司马昭拆开封一看。书上写着:

    邓艾领命西征,元恶既然已经归顺,就应该因时行事,来安抚归降的心思。要是等国家任命再行动,那这来回的路途非常遥远,推延日月。耗费时间

    《春秋》里面的大义:大夫出了疆土,只要可以安定社稷、利于国家的行为,就可以专心的去做。现在吴国还没有平复,势必跟蜀国勾结在一起,不可以拘泥于常理而导致失去了事情的兵机。

    兵法里还说着:进不求取攻名,退不避讳罪国。我虽然没有古人的那种高尚节操,也不会自嫌来损害国家。先做下这申状,见了就知道我已经过去施行了。

    司马昭看完之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贾充过来商量:“邓艾仗着有功劳非常娇纵,任意妄为,反形已经暴露了。这可该怎么办?”